10月24日,由麓湖·A4美术馆、麓湖社区基金会、麓客学社、麓湖议事会以及爱有戏社区发展中心联合发起的以”共同的家园“为主题的麓湖社区公共艺术季在A4美术馆拉开序幕。此次艺术季旨在通过艺术参与,以一种创造性的方式去面对人们日常与生活,去共同搭建更好的社群关系、构建共同的家园。

开幕式嘉宾合影
麓湖社区公共艺术季,艺术总监孙莉,学术主持胡燕子,总顾问罗立平,学术顾问郭虹,组委会褚云、梁艳、范体惠、王静、杨海平,学术观察员刘磊、金静、周凌旭等出席开幕式

社区公共艺术季总顾问罗立平为“麓湖艺术好邻居”颁奖

爱有戏社区发展中心理事长杨海平为优秀志愿者颁奖
麓湖社区公共艺术季总顾问、万华投资集团总裁罗立平感言到:“这是自己第一次向艺术界'求职'。艺术,就是生态环境里面的盐,味道不需要很多,但是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使之有了味道。大家都很愿意参与到这场活动中,人人都能成为艺术家。”
01精彩纷呈 4大社区艺术项目同日上线
据了解,此次公共艺术季面对社会各界开放,包含有围绕历史文化与当下生活策划的文献展,有以“社区剧场”为主题的艺术项目,并有围绕未来的长效发展机制举办圆桌论坛。其中,社区剧场分别是艺术家王子月的“问题剧场”,艺术家侯嘉文和王显杰的“食物剧场”、艺术家冯立和Nicolas Henry的“童话剧场”以及艺术家苗晶和刘一纬的“表演剧场”。
问题剧场
社会关系的远近和情感上的亲密与否跟空间距离已毫无关联,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是否应重返“附近”、重返身体?
问题剧场引导参与民众共同讨论关于“附近的消失”和“去身体化焦虑”的问题,打通年龄代际和阶层,重塑一个民众可以聚集对话、交流的公共空间,以此刺激参与者活在“提问里”,积极地面对现实矛盾和冲突,从结果衡量标准中把自己解放出来。

创意来源/艺术家王子月
食物剧场
在麓坊中心小巨蛋广场,观众们可以根据自己手环的颜色迅速加入到这个互动性极强的艺术项目中,交换酱料与品尝美食,同时思考艺术家从食材与酱料的收集、制作,再到品尝与回收的循环过程中,于生活,于社区的意义在哪里。



创意来源/艺术家侯嘉文和王显杰
童话剧场
所谓的童话,是对所有人开放的世界和叙事。层层叠叠的竹艺装置中嵌入层层叠叠的照片,大剧场中嵌入小剧场,天马行空、没有限制、没有约束、包含一切怪诞的、有趣的、难辨虚实的、深刻的元素,参与其中的人可以变成任何形态、成为任何人或物。

创意来源/艺术家冯立和Nicolas Henry
表演剧场
24日晚8点,麓湖水上剧场上演着一场丰富的视听盛宴。艺术家苗晶和刘一纬的“表演剧场”以及麓客社群和ta的好朋友们共演的“沸腾的生命”,他们通过舞蹈、音乐的碰撞,呈现麓客群体共创共享,绽放的人文力量。

创意来源/艺术家苗晶和刘一纬

麓客们的精彩表演
02居民共创 历史与艺术的结合
回溯此次艺术季,共创是艺术项目的灵感来源,所有的项目除了艺术家,还有居民的热情参与。“我们正在经历的事,终将把我们连在一起。”正是因为有着共同经历的事,才透过了这一群人的个体历史构建了麓湖当下熟悉的家园记忆。
家园共建的过程中,艺术是绝佳的交互媒介,它的创造性、包容性、可感性、以及因应于社会现场的生长性,使得它成为人们面对世界,进行表达,建立交流的绝妙语言方式,也正是出于此,麓湖社区基金会与居民、艺术家共享麓客廊空间,也借由公共艺术季,共创社区文献展,建立一个动机,通过它来唤起人们对于家园本意的思考。

历史与艺术的结合,升级后的麓客廊更具互动性

麓湖·A4美术馆首席策展人李杰向观众讲解麓湖故事

麓湖与建筑大师安东尼·普瑞多克的红石缘分

居民樊磊根据历史典籍提出天府新区在地文化地图创意
麓客书画社成员以山水画的方式进行呈现

垃圾不落地志愿者利用废旧矿泉水瓶
与艺术家共创的再生龙

垃圾不落地活动发起人朱开军老师
向游客介绍再生龙的来源

居民共创的龙舟赛“大力神桨”
将依次篆刻上该年冠军队伍的荣耀

照片小立牌生动再现渔获节巡游现场的热闹

渔获节主要发起人范体惠老师
向游客讲述社区节日背后的故事

麓客书画社社长晴朗的书法作品
寄托着对麓湖家园的热爱
历史与艺术的结合,正如麓湖居民所说,”通过艺术的方式来图解麓湖历史,文献展所行动和展现的,不是花团锦簇的园艺,不是移花接木的插花盆景,而是我们亲手培植的根芽,土生土长的花果。“
●●●
几年来,麓湖居民们一起创造了一个丰富的社会学实践场,通过麓湖大量的公共事务来建立公共关系,进而培养公共精神,循序渐进地探索从社群到熟人社会、良序社会,再到共同家园的共建之路。
艺术季只是一个开始,通过艺术的持续参与,参观者可以以一种创造性的方式,去“看见”、“听见”、“触见”麓湖的历史。艺术搭建了更美好的社群关系,也激发了更具幸福感的生活,营造了更有归属感的家园。
当然,麓湖社区基金会的所有行动落脚点都在“人”的发展和完善上,决定家园归属感的,是人,决定一座城市长久魅力和内在活力的,也是人。
协同共创名单
【组委会】
孙莉、梁艳、范体惠
褚云、王静、杨海平、胡燕子
【艺术总监】
孙莉
【学术主持】
胡燕子
【文献展学术支持】
李杰
【总顾问】
罗立平
【学术顾问】
郭虹
【学术观察员】
冯晖、黄瓴、黄硕、贾蓉、刘磊
倪哲迟、石敏、余玥、周凌旭
【策展人】
罗文涛、王文喆、樊磊、唐建光
蔡丽媛、唐薇、邓绮薇、邓梅、王淼淼
【艺术家】
冯立、Nicolas Henry
侯嘉文、王显杰
苗晶、刘一纬、王子月
【共创社群/团体】
麓客艺术会、麓鸣读书会、麓客雅集会
麓客光影会、麓客书画社、怒放乐队
麓山业主舞蹈队、麓客橄榄球社(筹)
CHEER UP麓客拉拉队、麓客园艺会、麓客设享会
麓客童心绘、麓客手工社(筹)、麓客舞之魅
麓莺少儿合唱团、麓客湖边食堂(筹)
麓客玩酒会(筹)、游艇俱乐部·湖麓娃表演团队
麓客网球社、麓客太极社(筹)
麓客爱美会-辣妈帮(筹)、麓湖一麓有你
【执行工作组】
总统筹
王文喆、杨玲、阮海英
宣传委员会
周仪佳、金丽、江坤瑾、李欣蔓
记录委员会
朱林生
设计委员会
左琪琪、杨彧婷
展务委员会
何丽媛、何子元、江雨杉、刘峤、刘丽、刘文沁
刘永胜、莫月华、沈劲风、唐逸翔、王诗芸
肖雪、许心怡、张靓、邹子熙、张长曼
艺术家助理
陈雯琦、姜惟瀚、李玥琪、沈思、陶怡如
志愿者
陈霜、干鸿宇、蒋琦韵、刘颖烨、马甜甜、唐瑞
麓客西西、万思维、蒙亭利、陆妍西、麓客晨晨、邝蒨
苏景豪、王亚鑫、杨圆、万凯、王海琼、王艾青
黄雪玲、陶雪婷、杜鹃、罗长莉、刘晨希、胡蝶、吴星伦
邓雅姝、杨霄、何丽娟、刘艺繁、唐梦、王文潇、魏林玉
王爱晨、陈以轩、吕佳芮、占廷瑞、张爱玲、严子林、孙怡
叶子青、钱亦炫、陈思宇、王爱晨、莫骄、蔡礼阅
古弋然、王虹婷、冯潇影、郑蓓菲、方佳
【发起单位】

【协办单位】

【协办单位】

【设计】
Sunday Morning Stu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