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11月21日,第2届社造学园奖提名征集(探索社区营造的N种可能,第2届「社造学园奖」提名开启!)
本次提名奖项围绕“社区类、团队类、推动类、个人类”四大类别,“最佳协作、最佳空间、最具活力、最佳造血等”24个子项进行设置。
其中“最佳学生团队”为本届评委会新增奖项。
目前,经过提名、征集、选拔、评审等多个环节,由社造学园评委会进行评审及多方评议后,获奖名单已产生。
「 社造学园奖」获奖名单

这是一群志同道合的社区居民志愿者,他们活跃在上海城市的年轻社区——森兰国际社区。
2016年,五位热心社区公益的爸妈们共同发起成立了“爱森兰社区家庭服务中心”,通过整合社区能人与资源,打造一系列如社区读书会、公益早教、爸爸在家、阳光青少年职业体验、社区生活艺术博物馆等共建、共益、共享的可持续社区公益项目,持续激活和培育在地力量。
他们在社区创建了一种“家园感”,而这种家园感的影响力已超越空间层面的社区边界,吸引了越来越多城市居民的汇聚与向往。
上海长宁区新华路街区|上海浦东新区森兰社区

「蛇口教科书」
「蛇口教科书」由蛇口街道与踏实TAS团队共同发起主办,是一个因爱而生的社区焕心计划。通过参与式调研、创新教育工作坊、社区公共教育展览、主题研学路径、在地特色教材等板块,探索新形态的教学体验。
以共同愿景连结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共建者,激活大家对美好生活的感知及创新的可能性,为本地积累跨领域、全年龄段、共创共享的公共教育资源。
成都麓湖|蛇口教科书

成都「麓湖公园社区」
2021年麓湖社区发展基金会提出构建儿童友好社区计划,从儿童参与机制、发展环境友好、权利保障友好、成长空间友好、文化体验友好、公共服务友好六个维度出发,关注儿童成长,让儿童在社区中享受到平等权利,同时通过儿童带动家庭参与到社区治理中。
麓湖儿童友好社区关注并推动儿童参与社区公共生活的理念,探索如何让儿童的声音可以被所有人听见和理解,使每个人成为儿童友好的参与者和建设者,用「友好」连接更大的世界。
成都麓湖公园社区|北京中关村街道|小南庄滑梯乐园

佛山「顺德勒流东风村」
通过开展社区营造,东风村从一个经济体薄弱的落后村,到推动筹集社区共建基金670多万元,勒流街道东风村组建“东风村共建基金”,为社区发展提供可持续资金。
东风村内充盈着“自己家园自己建造”的氛围,组建志愿者团队,开展旧村空间的参与式设计。推动社区整体的议事协商和公共行动,关注敬老扶幼、文化体育娱乐、困难群体救助等社区慈善公益事业。
未来,东风村将继续推动整村社区营造,凝聚村民共识,走向全面振兴。
佛山顺德勒流东风村 | 深圳大梅沙村

成都「集火实验室」
集火实验室扎根小关庙社区十二年,以「社区综合体」为发展蓝本,先后发起社区沙龙、街头运动会、生态共益实验室等社区与空间实践计划,推动与组织大量的文化、艺术及社区活动,发起与参与Touch接触即兴艺术节、一月一次艺术计划、火种计划等艺术项目。
孵化了超过500场活动和工作坊,成为城市创新活动激发地。除了超空间的文化影响力,集火更关注为在地街道社区居民带来的朴素的新鲜事物,并因与之产生深度共振而感到骄傲。
成都集火实验室 | 成都麓邻

上海「新华·社区营造中心」
由遗留无证建筑到充满活力的社区营造中心,2021年,新华路街道引领并发起新华·社造中心行动,由大鱼营造负责具体行动,并形成政府、社会组织、高校、基金会、法制顾问五方联合共建的社区营造中心联合推进机制。
这里不仅是激发在地居民交流协作、参与社区共治的共创平台,也是参与式社区规划的实践阵地。
未来,新华社造中心期望支持更多社区社会创新,形成助力各地社造土壤与地方创生的良性支持系统。


麓湖社区发展基金会基于环境,人文,机制三大蓝图基本要素,确立了绿动计划、群岛计划、微灯计划、暖心计划四大核心公益计划,进行可持续社区营造行动,推动麓湖公共生活和社区公益精神、建立居民自助自治的长效机制。
作为一家非公募基金会,麓湖基金会坚持标准和要求, 以公开透明的专业运营荣获中基透明指数FTI 2022满分。

「深圳大学 · 植物房客」
植物房客是深圳大学艺术学部视觉传达系的谢志鹏、刘江萍、陈晓曼的毕设实践。
学生们以城中村为主题走进人群,用艺术设计的视角,活络社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开发出一种轻松有趣、具有人文关怀的社区趣味互动模式。
迄今为止在深圳景蜜公园、腾讯《方寸间》公益展览、苏州十全街散步生活节、上海《打开城市想象力》举办过共创活动,为社区营造带来艺术设计介入的思路与启发。
PS: 此项为本届新增奖项

南宁「老友花园」
“超800名行动者,近1000名参与居民,600多个在建花园。”南宁老友花园用数据呈现了以迷你花园作为一种柔软的媒介,介入到大规模的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进程中。
老友花园通过公众选址结合议事商议、参与式设计与营建、后期可持续维护等流程,连结了一个个关心社区和自然的花友,激活了一个个微小而又温暖的社区闲置空间,推动了南宁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由社区向居民小区的有效延伸,实现老旧小区改造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相互融合。

南宁老友花园 | 深圳大学植物房客

「三联人文城市」
三联人文城市是由三联生活传媒创立的内容品牌,依托《三联生活周刊》的传播影响力与人文特质,以第一届三联人文城市奖为起点,确立了偶数年举办人文城市奖、奇数年举办人文城市季的双年模式,希冀在中国城市化从量变到质变的节点上,推动公众启蒙,激发公众参与,促进未来中国城市的社会价值与人文关怀。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到城市生活共同体,以更高开放度和参与度的方式向公众传播,让社区营造进入大众视野。
吕朝说公益 | 三联人文城市 | 公益大爆炸

「奈良町的居住与福祉」
这是一本有温度、有号召的小书,《以市民为中心的社区治理: 奈良町的居住与福祉》讲述通过社区营造的集体行动,使我们的安身之处,即是“居住福祉的状态”。
本书不是宏大的概念,不是假客观的技术路线,不是前辈对后辈高高在上的指导,而是一代代同行者对同行者的亲身示范,让每个实践者在阅读时都能感同身受。
童年美术馆 | 参与式城市更新及社区再造 | 奈良町的居住与福祉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


「房地产社造平台」
房地产社区营造平台主理人曹笑亮老师,经过多年房地产行业社区营造实践探索,坚定认为:社区营造,即共同体营造是房地产下半场的底层逻辑。不仅仅是麓湖为代表的四大社群神盘,也是当前所有房地产成功案例背后的本质原因,都是社区营造的共创共同体思维——地产行业的“第一性原理”。
希望房地产行业紧密拥抱社区营造,共同推动国家美好生活建设。地产社造平台将继续公益分享课程,并通过挖掘各群主理人,进入平台2.0模式。

房地产社造平台 | 义仓

「刘悦来」
作为上海首批社区规划师,刘悦来老师和团队在上海参与设计营建超过200处社区花园,支持了900多个居民自治的迷你社区花园以及1300多场社区花园与社区营造工作坊,并以设计、营造、管理、教育为策略,参与不同城市在地网络建设与国际合作,不断探索社区花园的可持续发展和公众参与创新模式。
刘悦来老师主持的项目获得2021年首届三联人文城市奖,多次入选《上海手册:21世纪城市可持续发展指南》。

「comupage 社区派」
[社区派]希望以元宇宙徽章的形式,让行动者被看见、链接和自我赋能,让社区价值以得意凝结。源于WEB3 前沿理念,comupage[社区派]依托真实社区,力图构建线上线下跨界互动的价值社交。
如今comupage[社区派]已有多家“去中心自驱组织”(DAO)入驻,其中上海新华路街区“新华志愿者车队”发布了“抗疫英雄”数字徽章,覆盖全国的“人人社造读书DAO”发布了“摘星徽章”。
在未来,comupage[社区派]将在典型城市推动“元宇宙社区营造”,促进全国社区自治网络,“让社区成为彼此相连的方式”。
艺术与社区实践对话:苏坡驻地团队 | 艺术与社区实践对话:乌有乡驻地团队 | 南京市江宁区金梧桐志愿服务站 | comupage 社区派| 植物房客

「招商局慈善基金会」
招商局慈善基金会,是由创立于1872年的招商局集团全额出资发起并每年持续捐赠的全国性基金会。
基金会依托招商局产业优势推动社区公益发展,先后支持成立深圳蛇口社区基金会和福建漳州开发区社区基金会,资助其开展社区营造、民主治理和济困助人等公益实践。
基金会还聚焦社区公益的“组织行动”和“方法研究”的资助,支持组织化的专业行动参与社区多元治理和知识产出,助力公益行业和社区议题发展。
成都市武侯社区发展基金会 | 招商局慈善基金会

正荣公益基金会自2013年起关注社区营造和社区发展领域,通过“禾平台”、“你好,社区”、“乐居汀塘”、“公益大爆炸”等品牌项目,从不同维度出发,支持社区议题的公益行动,推动行业发展。
形式上,正荣公益基金会尤其注重通过小额非限定性资金的资助,支持机构从日常项目中抽身,开展诸如:行动研究、参访游学、影响力传播等有助于机构及其成员长期发展的行动。
正荣公益基金会

成都「万华投资集团」
与传统发展理念不同,万华投资集团提出“人,才是一座城市的核心土壤”,关注并激活人的价值。近年来,万华以麓湖为蓝本,积极赋能社群活力与在地节日的共创、推动社区发展基金会与两级共益会的共治机制,建立起了麓客的价值认同感。
在一座开放多元、活力共生的生态城市中,由万华员工所组成的“同麓人”群体是“一生之城”重要的活力因子。他们既是生态型社区的园丁,也是美好生活方式的共创者,既在创造令人惊喜的城市森林,也在实现更好的自己,正如万华的所倡导的“BEST FOR THE BEST”,彼此链接的同行者将在这片价值共享的土壤中,共获滋养,持续生长。而万华也将与时间为友,打造活力开放、共创共享的文化土壤,为最好的时代,点燃每一位特立独行的奔跑者!


谈到优秀社会工作案例或是成都的公益成就,一定会提到爱有戏和它的掌门人“飞哥”刘飞。
从志愿者出身到成为职业公益人,多年来飞哥动员居民参与社区治理,形成义仓义集模式,在全国建立义仓发展网络,有900多家机构参加学习,在全国98个城市开展义仓探索,获得民政部全国首批专业社会工作领军人才、全国三八红旗手、成都市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等多项殊荣。其用自身的实践行动让社区更有人情味烟火气更具幸福感。
刘飞 | 何嘉 | 吴军军

「罗家德」
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及社会科学学院支持下,自2010年起作为领衔老师,每年开展各类社区营造讲座、培训,2017年作为项目负责人成功举办首届清华大学清华大学社区营造研修班,后续开展一系列包括社区营造/社区规划初级、高级培训班,形成较为完善的课程体系,为社区营造培养不同方向的专业人才。
韦罗东 | 罗家德 | 刘悦来

她从2010年开始与社区工作结缘,从最开始参与世界银行在贵州乡村的首个以社区为基础的遗产保护与发展项目,到2015年扎根城市社区,与热心公益的森兰妈妈团一起推动创建了一个开放、包容、联结的社区“家园”。
刘真作为森兰社区发展顾问和社区读书会发起人,在2022年上海疫情期间发起了“寻找社区读书人”计划,以人和书为纽带,传递温暖与抚慰,身虽隔离,心却愈近。
七年来,她通过策划、发起和支持推动一个个“爱的行动”来增进社区人们之间的情感联系。因为她相信,这种情感联系才是社区内生力量的可持续源泉。
刘真 | 和继先

「尹科娈Coco」
作为四叶草堂研发小组负责人,也是四叶草堂的副总干事,尹科娈coco参与过多个社区花园的公众参与和实践落地。
2021年,coco组建团队将社区花园带到南宁,在地招募居民、学生、专业设计师等行动者共计约800人,核心花友近千人,开展营建活动近300场,在建老友花园超过600个。用自己的行动将社区中的人连接起来,亲手打造一个个微小而温暖的社区场域,建立持续的社区关系。
施盈竹 | 伍茂源 | 林大海 | 朱丹 | 杨旭 | 尹科娈Coco

「弯大爷」
30年海外留学服务经验,现任麓邻公司ceo。
从精致的上海居民到麓湖弯脚杆大爷,享受并沉浸麓湖社区营造带来的美好精神体验,热心,话唠,百事通,让他在麓湖人人皆知,人人都竖大拇指。
作为麓湖社区红人,弯大爷在社区发起麓拍盛会,春晚募捐,足球联赛,为社区撬动捐赠资金。发起一带一麓老带新麓湖百科志愿服务,让新邻居们感觉关怀备至。
2021年,弯大爷与51位邻居一起发起麓邻公司,共创一个让业主,企业,社区三方均能受益的社区商业平台。麓湖的社造,在弯大爷这儿,不再是用个人点亮一个社区,而是有组织的让更多志同道合的人,温暖整个家园。